濟寧專利 濟寧專利申請 濟寧專利代理濟寧實用新型專利濟寧發明專利 濟寧申請專利 濟寧專利事務所:北京中濟緯天專利代理有限公司濟寧分公司歡迎您!
濟寧專利 10月9日,國家知識產權局舉辦“知識產權這十年”專題新聞發布會暨國家知識產權局10月例行新聞發布會,發布黨的十八大以來知識產權事業發展的歷史性成就和歷史性變革,并就有關問題回答記者提問。
國家知識產權局副局長胡文輝在新聞發布會中提到,截至2022年9月,高價值發明專利審查周期壓減至13個月,發明專利平均審查周期壓減至16.5個月,商標注冊平均審查周期穩定在4個月,提前完成國務院“放管服”改革部署的審查周期壓減目標任務。國家知識產權局知識產權公共服務司司長王培章提到,加大減費降稅力度,切實降低創新創業成本,十年來累計減免專利、商標收費1262.8億元。
這十年,知識產權助力優化營商環境更加有力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,“產權保護特別是知識產權保護是塑造良好營商環境的重要方面”。十年來,知識產權法律制度不斷完善,保護力度不斷增強,“放管服”改革不斷深入。民法典確立了依法保護知識產權的重大法律原則。專利法、商標法、著作權法完成新一輪修改,建立了國際上最高標準的懲罰性賠償制度。國家知識產權局與最高人民法院建立在線訴調對接機制,與最高人民檢察院聯合印發《強化知識產權協同保護的意見》,與司法部聯合開展專利侵權糾紛行政裁決規范化建設試點工作,與市場監管總局聯合開展知識產權保護專項行動,統籌推進嚴保護、大保護、快保護、同保護各項工作,知識產權保護社會滿意度從2012年的63.69分提升至2021年的80.61分,提高了17分,進步巨大。截至2022年9月,高價值發明專利審查周期壓減至13個月,發明專利平均審查周期壓減至16.5個月,商標注冊平均審查周期穩定在4個月,提前完成國務院“放管服”改革部署的審查周期壓減目標任務。專利商標申請實現證書“電來電往”,公告公報信息實現“掌上查詢”,首批知識產權公共服務事項清單集中發布,為市場主體享受便捷高效的知識產權服務提供了指引。
這十年,知識產權激勵創新創造更加有力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,“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,保護知識產權就是保護創新”。十年來,知識產權創造量質齊升。2012年至2021年,國家知識產權局累計授權發明專利395.3萬件,年均增長13.8%,累計注冊商標3556.3萬件,年均增長25.5%。截至2022年9月,我國發明專利有效量為408.1萬件,其中國內(不含港澳臺)發明專利有效量315.4萬件,有效商標注冊4152.3萬件,累計批準地理標志產品2495個,核準地理標志作為集體商標、證明商標注冊6992件,集成電路布圖設計累計發證5.9萬件。我國在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最新發布的《全球創新指數報告》中的排名由2012年的第34位上升到2022年的第11位,連續10年穩步提升,位居中高收入經濟體之首。世界五大科技集群中,中國獨占2席,科技創新更加活躍。
一是深化簡政放權。在專利、商標申請量逐年上升的情況下,通過建立優先審查、快速審查等多樣化審查機制,改進審查流程,強化質量管理,加強智能化支撐,在壓減審查周期中不斷取得突破。剛才胡局長也介紹了我們已經提前完成國務院“放管服”改革部署的審查周期壓減目標。發明專利審查周期壓減至16.5個月,商標注冊平均審查周期壓減至4個月,我國專利、商標審查效率均躋身相同審查制度下的國際前列。通過網上核驗、告知承諾等方式,取消電子用戶注冊、質押登記等環節的多項證明材料,十年來累計減少證明材料約2900萬份。加大減費降稅力度,切實降低創新創業成本,十年來累計減免專利、商標收費1262.8億元。
二是創新公正監管。建立健全知識產權領域以信用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,依法依規開展對違法違規代理行為的失信懲戒。優化專利資助獎勵政策和考核評價機制,全面取消對專利和商標申請階段的資助和獎勵。堅決打擊非正常專利申請和商標惡意注冊行為,有力維護良好市場秩序。強化平臺經濟知識產權保護,開展電商平臺專利權評價報告共享試點,累計共享核驗評價報告約8萬份,處置權利備案爭議和糾紛1400余件,推動平臺更好履行主體責任。
三是優化服務水平。實現專利、商標注冊申請“全程網辦”,專利、商標電子申請率較2012年分別增長17.2和39.3個百分點,達到99.1%和99.5%。知識產權業務受理窗口“一窗通辦”覆蓋所有省份,專利代辦處數量十年來增長至34個,地方商標受理窗口自2016年設立以來增長至309個。全國層面知識產權公共服務事項實現同源發布、清單管理,服務標準化、均等性水平顯著提升。各類公共服務機構圍繞專利分析預警、商標品牌運用等,累計服務中小企業120余萬次,為創新創業活動提速賦能。更大范圍開展專利、商標遠程審理和巡回審理,疫情期間切實保障當事人合法權益。專利復審無效、商標異議評審決定文書實現全增量公開,十年來累計公開專利復審無效決定17.6萬件、商標文書153萬件。持續加強知識產權數據資源供給,專利、商標、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基礎數據開放種類增至44種,基本實現“應開放盡開放”。
這十年,知識產權服務對外開放更加有力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,“知識產權保護工作關系國家對外開放大局”。十年來,知識產權國際合作持續深化。我們成功推動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在中國設立辦事處,近距離為中國用戶提供國際體系相關服務。推動第一個在中國簽署并以中國城市命名的《視聽表演北京條約》正式生效,加入了《工業品外觀設計國際注冊海牙協定》和《馬拉喀什條約》,成為知識產權國際規則的堅定維護者、重要參與者和積極建設者。成功簽署《中歐地理標志保護與合作協定》,推動實現中歐之間244個地理標志產品的互認互保。持續深化“一帶一路”知識產權合作和金磚國家知識產權合作,深度參與中美歐日韓五局合作,不斷強化與東盟、非洲和拉美地區知識產權交流,穩步拓展專利審查高速路(PPH)合作,將知識產權助力脫貧攻堅與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相結合,支持發展中國家知識產權能力建設,中國知識產權“朋友圈”不斷壯大。
這十年,知識產權事業發展基礎更加堅實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,“要建立高效的知識產權綜合管理體制,打通知識產權創造、運用、保護、管理、服務全鏈條”。十年來,知識產權管理體制機制加快完善、人才培養力度全面加強、文化環境持續改善。2018年機構改革中,組建了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,重新組建了國家知識產權局,實現了專利、商標、原產地地理標志、集成電路布圖設計的集中統一管理以及專利、商標的綜合執法,管理效能大幅提高,知識產權與質量管理、標準化、反壟斷、藥品監管等工作的協調性明顯增強。布局建設江蘇、廣東、河南、湖北、天津、四川等6個京外專利審查協作中心,指導建設廣州、上海、重慶、濟南、鄭州等5個地方商標審查協作中心,專利、商標審查員總數近2萬人。知識產權人才隊伍規模已達70余萬人,取得專利代理師資格人數達6萬人。《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分類大典》中增加“知識產權專業人員”類別。國家層面的經濟職稱系列中增設知識產權專業!堆芯可逃龑W科專業目錄(2022年)》中新設知識產權專業碩士學位。全國知識產權宣傳周、中國國際專利技術與產品交易會、中國國際設計博覽會等知識產權品牌活動定期舉辦!吨袊鴮@贰秶鳌贰毒墎砩V病返日故局袊R產權發展實踐的優秀作品,《鄭成思知識產權文集》《知識產權經典譯叢》等理論書籍相繼推出,推動全社會尊重和保護知識產權的意識明顯提升。